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,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,不得不说,她还是幸福的。
我很感谢续者高鹗,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,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,让她别了宝玉,我觉得很好。
第三回中,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。
就因为所谓的金玉良缘,你与宝玉的感情曲曲折折,活在猜忌之中。
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,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。
林黛玉,她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,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大院明显的不合拍,所以贾府里除了宝玉这个知己是很少有人喜欢她的。
贾宝玉听得此消息后,十分担心,便赶到潇湘馆看望黛玉。
之四,制造金玉之说,最终嫁给了宝玉,生生的把宝玉抢了过来。
回想林黛玉和贾宝玉凄苦的爱情故事,唯有遗憾二字才能诉说内心的悲痛。
宝玉和黛玉的共同选择是:拿来爱一个人。
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。
其实妙玉是更想给宝玉这个蠢物喝的。
可怜桃花洒了一地,还好有宝玉、黛玉是惜花之人,将花瓣拾起放在花包里埋起,让桃花随土化了,岂不干净。
对待自己的爱情,黛玉敢于追求,她愿意表露出来,希望宝玉能了解。
有一次,她去找宝玉,因为丫头正在吵架而没有给她开门而猜疑宝玉是否不把她放在眼里,自此常常独自落泪,悲叹自己。
黛玉的文学,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,但是面对宝玉的玩世不恭、不知上进,她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,反而大加袒护。
还有一种解释是,黛玉在病的很厉害的时候又得知嫁给贾宝玉的是薛宝钗,而不是自己;
从受到宝玉称赞时的故作正经到一时真情流露时的面红耳赤,她难道真的是一个心如死灰的道姑吗?
有宝玉的呵护,贾母的疼爱,那时的黛玉,一定很快乐吧。
因为在这背后,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,因为爱的深、爱的切,所以不能不介意。
而后贾母也为了宝玉也渐把黛玉冷落了,连王熙凤说掉了东西为借口居然都抄到她屋子里去了。
虽然她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宝玉,可宝玉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看黛玉,黛玉快乐的时间自然很少。
直到最后宝玉出家,她的悲剧达到高潮。
黛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心中还充满了怨恨和疑问:宝玉怎么这么狠心?
从宝玉梦游太虚,得知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头一首诗开始就注定了贾宝玉和林、薛这辈子都脱不了干系。
她一心爱着宝玉,怎料来了个宝钗,拆散了他们。
她是太爆了一些,直至屋里的老人怕她,宝玉让她,袭人恐她,可她却是不谙世事,隐隐的透出她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代表正义的化身。
初见贾母,细心的林黛玉听出贾母不喜欢读书的女子,便立马改口回贾宝玉说:只刚念了《四书》。
风流灵秀——贾宝玉出身名门望族,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自非凡夫俗子。
如性格偏僻而乖张,只钟于女儿的贾宝玉;
宝玉,最后看破红尘,做了和尚,难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?
你在入宫梦想破灭后,赢得了贾府上下的欢心与宝玉的婚姻,因此你要比那一朝春尽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黛玉幸运得多。
林黛玉刚进贾府就被贾宝玉称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,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。
在金世良缘中,由于宝玉是衔玉出生的,而宝钗又有金锁。
那宝钗是这样想的:况才说话的语音,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。
宝玉遇事稳重,气质不凡,精通诗词;
只是好太想嫁给宝玉了,太想要名份,太希望好借凭风力,送我上青云了。
武王总共得到商王宝玉一万四千,佩带玉一十八万枚。
至于石头如何成了神瑛待者,神瑛待者又如何成了贾宝玉,我们不得而知,只觉得颇有些神化色彩。
对于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木石前盟爱情,终究是以悲剧收场,有花无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