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,鱼戏莲叶间,鱼戏莲叶东,鱼戏莲叶西…
碧荷还没有残尽,采莲人已经把下湖的计划安排好了。
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,鱼戏莲叶间。
微山湖里的水哟比天蓝,微山湖中的宝贝数不完,荷花香里来采莲,一颗颗,一粒粒,比那珍珠还鲜艳。
驾着小船,夏天采莲,冬日采藕,甚是惬意。
朦胧中仿佛有几个小朋友在那里徘徊,他们是不是在那里采莲?
诗人这一句可是把采莲者描写得欢快无比。
采莲船也非常有特色,上是宝塔亭盖顶,下为船形,五、六尺长,船身都是用彩纸裱糊。
每到七八月里——荷花谢了,荷叶枯黄的时候,人们才划着船去河边采莲藕。
一到那儿,我便嚷着让表哥带我去采莲。
是多年前爱莲的女子,还是转身优雅的采莲女呢?
老奶奶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杭州人,小时候就以采莲为生.
我常常就想到了江南采莲的女子,穿越时空,仿若就看到了她们青春洋溢的脸庞,如朵朵出水芙蓉;
有时,我和爸爸就会提着水桶去藕塘采莲藕。
随着年岁的增长,我是幡然醒悟了,不但脱掉鞋子,赤脚下水采莲,还要写一篇爱莲的文章。
藕湖虽然有诗人描写的那样的采莲女,但也还有一些光着身子的小孩,在湖中婧闹.
最后,我十分想用《西洲曲》中的句子结尾:采莲南塘秋,莲花过人头;
每当我念起这首诗,总会想起去年采莲的趣事。
荷塘是青翠欲滴的翡翠绿,采莲南塘秋,莲花过人头一捧莲子,将采莲女的心事诉说。
选择夏天,去江南采莲,这于信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北方,是不是一种行为的背叛?
一朵朵饱满的莲蓬,挤满荷田,等待着俏丽的客家采莲女来采摘。
——题记《江南》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。
大家纷纷拿出相机,或乘船采莲,或手擎荷叶,或卧剥莲蓬,或临岸垂钓,都愿记录下这难忘而美好的时刻,热闹非常。
说好等她回来我就送她塔罗牌,说好等她回来我给她唱《采莲》啊!
这是存在汉乐府中关于江南采莲诗最早的记载了;
在我的童年相册里,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张旧照片就是我和妈妈去后海划船采莲蓬.
在我的童年相册里,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张旧照片就是我和妈妈去后海划船采莲蓬。
老百姓都不相信西施会死,传说她做了荷花神,住在一个小岛上,每年采莲节,就能在湖边采莲的女孩当中看到她。
宽阔的荷叶如同波浪般起伏,使人想起《江南曲》中的名句: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。
我这里现在是早晨,没有词人,没有小船,更没有采莲女。
江南可采莲,莲叶荷田田,鱼戏莲叶间,鱼戏莲叶东,鱼戏莲叶西,鱼戏莲叶南,鱼戏莲叶北。
突然想起桥的神秘,听上辈说,此桥至今有些年龄了,当时是为妖童缓女采莲而拱。
吟起王昌龄的《采莲曲》,顿闻江南采莲女子的笑声,那样的超然和无忧。
采莲是江南的旧俗,似乎很早就有,而六朝时为盛;
忆那日,湖边烟柳潋清波,红颜泛舟采莲荷。
我最喜欢夏天坐着那小小的莲划子到湖里去,洪城渔场有我的同学,他们家家都有这种船,是专门采莲摘菱捞鱼用的。
比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.
望着她们在荷丛中忽隐忽现的倩影,我不觉有点心猿意马:耶溪采莲女,见客棹歌回;
每当荷花盛开的时候,我每天都和姐姐去池塘边赏荷花、闻花香、采莲蓬,快乐得像天使!
采莲南塘秋,莲花过人头,低头弄莲子,莲子清如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