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读她的书是在六年级,觉得内容着实生涩难懂,与我的生活相距甚远,于是便将它束之高阁,庋藏焉。
七牌楼瞻仰伊依前,回望高阁次毗连。
他们览物怡情,悲喜人生,赋诗绘画与名山高阁之上,或泛舟于江心,饮酒作曲独自忧伤,思念着家乡和亲人。
——题记我说中国的文化一半是浸在海水中的,咸涩的焦灼,凄苦的迷离,构建了华夏的高阁。
可每当感动之热冷却后,这些曾令我们泪流满面的人或事不是被塞在角落就是被束之高阁,更有甚者在背后冷嘲热讽。
比如:建筑房屋,没有坚固的基础,就不能筑成一座崇楼高阁,没有好的小学,又从哪里去得到好的大学生和专门学生?
当初,我对你充满了误解,总认为你是被束之高阁,用做摆设的。
祖先流传下来的瑰宝被束之高阁,外来的文化被磨灭了本有的光辉,这都是谁的错?
许多人渴望被人理解,却又将沟通束之高阁;
秋日硕果累累,站一处百尺高阁,与你品味春华秋实。
梦中小楼高阁处,娉娉袅袅一女主,执手相看笑眼,容颜争辉朝阳无限,她的眉眼是要用星辉妆点。
盘龙阁寺为普宁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,分上、下寺,主体建筑为单层高阁。
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浪潮中,他不借口舌而名扬,不浪掷光阴于交游,行走于喧嚣之外,成就人生高阁。
看着澄澈的天,腥咸的海风,被阳光洗涤的仙境,如在梦中,不免想起欧阳中石的感叹:高阁建础立丹崖,半在尘寰半入霞。
如同电影中所写的那样,孩子们总喜欢新鲜的玩具,他们总要长大,而玩具总要被抛弃,束之高阁,被替代。
悄悄藏起了书签,把我喜欢的文学作品束之高阁。
宋词也不是没有自由,也不是永远立于高阁。
于是,把所有的重负都置之度外,将所有的言语都束之高阁。
唐太宗面对心思缜密的武媚娘却将她束之高阁,终营造的是太平盛世。
有一首曲最好在高阁上唱,那便是《牡丹亭》;
我一向对名着不太感兴趣,往往是刚翻开一两页便将其束之高阁了。
后来,去书店的时间就很少了,闲暇那些被束之高阁的旧书成了打发时光的借口。
睡里斗绝苔径绿,雁横残日坐高阁。
荷花像一个个站在高阁的白衣素女,也像一个个翩翩起舞的少女。
只觉得自己在风中,平素与人见面时戴的假面具,此时可以束之高阁,任自己的思维放飞风中。
昔日柳荫森森、几片青瓦影的地方,如今变成了柳枝寥寥的高阁酒肆。
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,又吃一惊。
高阁凌波,绮窗俯水,平台宽广,视野开阔,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,但见皓月当空,湖天一碧,金风送爽,水月相溶,不知今夕何夕。
总有些不敢碰触的字眼,或束之高阁,或尘封心底,不愿看见曾经明艳的花儿开在现下的落落清欢中,人景已易!
我有各色各样的参考书,虽然大多束之高阁,父母却总是没有半句多言。
月下春花寄思念,不管是孤舟游子,还是闺中高阁,都摆脱不这无尽的思愁。
或者穿曲径,过回廊,抚雕栏,上高阁;
如今取下束之高阁的《红楼梦》,如品茶一般细细品读,忽觉爱情不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。
三万里海,破浪乘风,道尽了高阁之气势。
我成了春天里跳跃的音符,把所有烦恼束之高阁。
黯浊黄昏,老树寒鸦的呜咽,七重高阁半倚伊人半面妆,素净的指尖,零落的残叶独自舞蹈。
我只能控制住自己的心,将欲望束之高阁。
别把书束之高阁,那样的书无异于废纸!
清代文人蒲松龄曾写过一篇《趵突泉赋》,做过生动而逼真的描绘:吞高阁之晨霞,吐秋湖之冷焰;
而你,却始终如那江梅一般,自有你的高阁,又或者,不过是爱的太深,扫迹情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