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,是面对面的交流,有的,是网上的跟帖。
我不甘心,就在论坛上疯狂发帖、跟帖,嘻嘻,我的功劳还算没白费,经过九九八十一难,我成了咕噜。
我心中也是有忍不住的愤怒,但也只能在网上跟帖回复,以泄平民之愤。
当我发完这段话时,大家纷纷跟帖。
晨每日摄影、做后期、去论坛跟跟帖。
7 没想到,这个帖子居然在网上火了,很多人转载、留言,声称被深深地感动,还有很多人跟帖炫父。
可没想到,在其后的12条跟帖留言中,有11条是骂我的。
那一篇篇贴子,那一张张跟帖,在心和心之间架起了一座七彩的虹。
每当我发上一首小诗,她总是头一个跟帖,而且还会在我的文字后面再续上几句。
下面跟帖者竟齐刷刷地报以羡慕之情。
里面很多人,大概一百多个跟帖,看上去特别热闹的样子。
后面有一句跟帖:未必,或许不是他可恨,而是他的父亲可恨呢?
随后,网友跟帖确定了2013年文科状元刘丁宁放弃港大回校复读考北大的真相。
真没想到,以后几天,天天有人跟帖,我的点击率蛮高哇!
可以在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,锻炼了自己的文笔,看到很多的跟帖觉得很有成就感。
我刚想上去跟帖子,脑海中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号――到底读书是为了谁?
神奇的网络,居然一时间,若干跟帖者涌上来,热心网友不惜笔墨,不吝赐教,洋洋洒洒指教我如何表演。
我连忙跟帖:到东湖公园领会品月闻荷香的乐趣。
老师,同学与社会上热心人士的跟帖、评论、鼓励,都像一位位良师益友,为我的博文润色,让它们更具有特色、活力,充满生机。
可是谁知我的文章一帖,竟然跟帖的数多,这又是我飞来的一笔财富!
被我这一调动,跟帖的人又多了起来。
国人也只能在愤然中接受,一时间,网络跟帖无数,大骂裁判道德败坏,没有天理。
老虎一看,有这等好事,就马上跟帖过去:好,说帐号,我明天就把5000元钱寄过去。
二楼跟帖:楼上的,话不能这么说,像我身边就有着一批不盲目跟风,特立独行的人,现代人是讲究时尚,像现在我们说的rdquo;
由于照片的绚丽,很多人都在BBS下跟帖。
这个杭州女生留过学,兴趣爱好广泛,博学多才,据网上跟帖记录还是个富二代。
然后看着一片片的跟帖,心花怒放。
刚才看到一网友的帖子,名字为写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,好多人跟帖,但一个网友的回复最为触动我:我们都回不去了…
吃完饭,马上上网,进入论坛,发现以前的日记都有跟帖,我一下子慌了,谁进入了网站?
遇到心仪的人就上前去打个招呼说句话,跟跟帖,遇到不喜欢的也可以挥舞大棒喊打喊杀,砸砸砖。
帖子的嘀嘀声又响起了,又有跟帖来了…
跟帖里,有同学的祝福,也有老师的鼓励。
W跟帖问:怎么会是她而不是她呢?
喜欢静静的在小可的文章后面跟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