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这个楷书都写不好的人居然开始写行书了,我拿到了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,开始了行书的第一课。
——题记兰亭有雨,在某个时刻,如约而至。
《寒食帖》便出自他手,仅位在《兰亭》之左,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二行书,此盛名除却他,又有谁能安然享誉呢?
岁月用沧桑镌刻了江南的古老,且在这春雨时节,于兰亭看残阳的余晖洒向四方。
兰亭到了,我们兴奋地下了车,排好队,开始了一天的兰亭之旅。
——题记初春已至,阳已渐刺眼,空气的温度却依旧如冬,而今冬也好春也好,已至江南,怎能错过兰亭之美景?
不禁想起《兰亭序》中的一段话: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。
吹到兰亭的山水之间,带走流觞,最终以一种不可抵挡的姿态浩荡整个尘世间…
赴草堂衔草,醉亭把酒兰亭问香,歌幽州台而路漫漫。
大家知道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和颜真卿的《祭侄稿》吗?
临羲之的行书,在《兰亭序》中,一下子瞥见行书的过往,不由得轻轻唏嘘。
我们一家人一大早就赶上兰亭烧烤区烧烤。
《兰亭序》说不尽的潇洒和飘逸,是兰亭一帖的千年魅力。
浓篇粉谢兰亭剪,瘦笔花开菊意拖。
独上兰亭,一日复一日,小船过了一搜又一艘,那一艘是心上人所乘坐的?
身旁的仲道和着琴声唱着:佳人坐兰亭,指若兰花蕊。
王羲之的«兰亭序»是一部优秀的书法作品。
古往今来,祖国涌现了1批又1批的书法家,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,充实地体现你的魅力。
我们踏入兰亭的大门,那儿的空气里都似乎蕴藏着书墨的香气,一种文雅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岸上兰亭楼阁,小桥曲径,雕栏玉砌。
隐没在翠竹之中的兰亭,有了王羲之的大作,增添了几分气势。
不要跟我说什么风景名胜,什么古堡深巷,什么兰亭艳楼。
想起兰亭中的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想必自己一个人走一走也是绝妙的享受。
早在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中就有对生命的唏嘘。
补山园里有顽石山房、十二洞天、亦爱吾庐、听潮楼、小兰亭。
时间的笔下还在不停地写着光阴的故事,《兰亭集序》中后之视今,亦尤今之视昔。
对于宇宙和生死,王羲之在《兰亭集序》中说: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;
如若兰亭深在层次茂林,旁侧流水叮咚,映带左右,无丝竹管弦乱心,只余与其隐隐相拥!
想要永远坐在佩兰亭里,树木皆参天,花草尽含情,也许洗尽鸢飞戾天的名誉杂念,滤去功利,感受淡泊。
这时,一只蝴蝶翩翩飞过我的头顶,带着我去了那幽静的地方——兰亭。
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像王羲之那样文房泼墨,一气呵成《兰亭集序》。
不知何时再来,我可以一睹这一代女帝的墓室,以及琳琅的文物,还有那本《兰亭集序》。
王羲之泼墨兰亭,怎料千古名帖《兰亭集序》的真本销声匿迹…
江南的水,流过墨香袅袅的兰亭,流过底蕴深厚的越国遗址,流过美丽依旧的西施故里…
兰亭之远处,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;
几度暗香盈袖,醉兰亭-——题记-执笔勾勒飘若浮云的《兰亭序》,矫若惊龙的变化是如此繁华落尽的美丽。
在兰亭由我国一位著名书法家在这里写过一本天下第一行书《兰亭集序.
片尾曲:兰亭之旅下午,我们来到了位于绍兴城西南的兰亭。
由道,可道,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,从《归去来兮辞》到《兰亭集序》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。
透过岁月的眼帘,回到相爱的那天,我们早早的在兰亭携手相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