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资源充足的今天,人们却忘记了粮食的宝贵,随意浪费粮食。
1958年大跃进后,报纸上公布的粮食产量一天比一天高,高到粮食没处放,农业形势一片大好。
后来我珍惜着每一粒粮食,没有浪费过一粒粮食。
1浪费粮食李绅说的好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
从9号仓出来,我们又参观了粮食是怎样入库的,装满要8000吨呢?
粮食是任劳任怨的农民伯伯们,不管是艳阳高照,还是大雨倾盆,含辛茹苦地种出来的。
首先,我们要知道,中国的粮食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年我国谷物、棉花,肉类总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。
如果中国13亿人口都能做到节约一粒米,那将是数量和价值不菲的粮食。
从古人锄禾日当午,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,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。
但是,同学们是否想过,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产生出粮食,要经过多少工序,将生米煮成熟饭,而我们却白白地把它浪费了。
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,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是关系到本国的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。
粮食中,除了洋芋、红苕这些粗粮,包谷就是主要的细粮、主粮。
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:《文明就餐,节约粮食》。
同学们,当你们吃着碗里香喷喷的米饭时,你们是否想到了这诱人的粮食从哪儿来的呢?
那是大跃进时期,人民公社化后,家家户户把小锅砸了去炼钢铁,把粮食收归集体所有,全村人在一起吃大锅饭,乡里俗语吃食堂。
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: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,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,粮票出现了。
粮食一个多么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字眼,可为什么许多人却不懂得珍惜呀!
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,在李申写的悯农里说道: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。
如果我们停止浪费,一年就可以省下约1000亿斤的粮食,这足够养活3。
叔叔还要去就其他人,你要好好吃饭,珍惜粮食,不能这样瘦下去,身体会很不好的。
——题记拒绝浪费,珍惜粮食又一次成为时下的新话题。
可是看看现在,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节约粮食,珍惜粮食呢?
现在,全国都在流行节约,如光盘行动啦,打包啦,总之,我们要节约粮食。
就连我也不能保证没有浪费过粮食呢!
一天一天我渐渐长大,听到关于粮食的新闻也不少。
爸爸告诉我这首诗的含义是:粮食来之不易,让大家都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,节约每一粒粮食。
更大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太爱浪费粮食了。
因为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,农民伯伯一年到头在田里干活,流了许多汗水,才浇灌出我们离不开的粮食。
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不珍惜粮食的人,就是我的小表妹,平时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吃一半掉一半。
今天,我演讲的题目是《节约粮食,从我做起》。
这是粮票,是三十多年前人们买粮食用的。
哪像现在,粮食倘开供应,不论到哪里,旅游也好,务工也罢,都不用为吃饭犯愁。
如果我们不珍惜粮食,他们留下的汗水不就白费了吗?
你说,这样看来,爱是不是也算另一种粮食呢?
妈妈开口了,省的她不懂得珍惜粮食,不懂的粮食的来之不易。
爱惜粮食,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理所应当的义务,并不是说你生活富裕,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挥霍粮食。
但这同时也导致了我们许多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,养成了随意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。
第二天,当猫醒来时,看到粮仓里一粒粮食都没有了,气得咬牙切齿,跺着脚说:我一定要捉住它,我要把它碎尸万断!
俗话说的好:每一粒粮食都浸满了农民的汗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