冉冉檀香透过窗,眼前的江南,宛如一幅浓墨浅彩的水墨画。
檀香飘飘,打在纸窗的红花上,我开始惆怅。
大殿内清爽的诵经声和着焚起的檀香俞远俞远。
我常青衣飘飘,玉带绾花寒风,手执一柄檀香玉扇,走在雪烟弥漫的竹林石阶,一列深浅瘦长的足痕在身后蜿蜒。
1894年,您在赴檀香山,创立兴中会,提出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。
我呢,手捧书卷,焚上一株檀香,泡上一杯香茗,窝在卧室的一隅,行走在清新隽永的天地,忘记归路。
他的文字一如他的名字,清雅而又玄妙,常常在字落段行间,嗅到几分禅意的紫檀香,透着高深莫测的深意。
复行数百步,檀香阵阵,梵音隐隐。
银杏叶的形状很特别,是扇形的,好象一把精致的檀香扇。
---题记生命的画卷徐徐铺开,展现的,是世界的法轮,笼绕着阵阵檀香,不已,从未间歇,它运着,碾碎一批,却又萌生一批。
若是美人,请在檀香的缭绕下翩跹起舞;
-----题记五月已经过了大半,我仍在菩提树下徘徊,望着不远处的檀香渺渺,任由古刹的钟声,一下,一下撞击着心灵。
木盘是用檀香木做的,厚实坚固,上面刻着一幅童子拜观音的图画,还有密密麻麻的年轮与树纹,更是增添了木盘的自然气息。
埠头风潮,浸湿弄堂,立柱上一层薄露,伸手轻划,一笔檀香。
檀香幽幽吐出几缕白气,哀叹着男子的相思之苦。
若此时再点上一束檀香,缕缕缥缈,实犹如仙境一般,获得一种彻底的空灵。
木梳上的雕饰已无法认别,但却散发出一缕淡淡的檀香。
梅雨时节,家中弥漫檀香的气息,那当然是我的杰作。
细嗅,丝香萦绕,檀香是有佛之禅意的一品气息,瞬间,心旷神怡。
檀香氤氲,竹叶轻叩窗棂,是你清唱一曲凤求凰。
我把思绪凝成一柱檀香,嗅着紫檀的清香,写下心中的情绪。
一柱檀香迎影随,宋词落款夜无眠。
点一柱檀香,品一杯清茶,捧一卷诗书,我徜徉在这氤氲着书香的四季里, 感受着书带来的乐趣。
而一个读者,则喜欢点一柱檀香,掬一杯清茶,静读一本涵思的书。
上好的白玉铺造的地面闪耀着温润的光芒,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飞檐上凤凰展翅欲飞;
曾经遇到一位朋友,他的桌上永远摆着一盘檀香。
冉冉檀香透过窗,心事我了然,宣纸走笔至此,致陪我走过十三个春夏秋冬的你!
缠绕藤蔓的阁楼,梵音袅袅,檀香缭绕。
起身,踱到窗前,手扶着木质的窗台,还有传来阵阵的檀香,混着檀香的气息,还传来雨的馨香。
水榭亭台,燃一柱檀香,俯首调琴,旋律绵延悠长,醉了袅袅云烟。
迷漫的檀香,浸染了心音无悔,镜里羞颜,宁静而致远。
楹柱上书旃檀香风,悦可众心,那是妙法莲花经里的一句,轻读,竟有说不上来的精致。
陶渊明暗中嗤笑了几声,将视线移开了喧嚣的市井,在清幽的檀香中继续品读脱俗的诗句。
檀香一柱,清烟袅袅,如心弦般颤动。
班驳的青砖是檀香长年累月熏陶而成的记忆,古旧生香,不会因为岁月的侵蚀少了固有的美丽;
三天的厦门之行结束了,我们几个小鬼还想再去古寺闻一闻那特殊的檀香味;
让我们点上一支檀香,平息我们那颗因生活而疲惫的心吧!
第二次看见母亲对着那只檀香木的首饰盒发呆时,她已经16岁了。
于是,我焚香净手,燃一柱檀香,平复喧嚣中微澜浮躁的心,择一本书,轻轻摩挲着扉页,静静走入那满目芳菲,隽秀盎然的桃花源。
檀香拂过我久别的惆怅,三生春风,也吹不走这染冢的暗香。
tán xiāng
又称“白檀”。檀香科植物。常绿小乔木,树皮褐色。叶对生,长卵形。花钟形,初开时淡黄色,后变血红色。原产印度、澳大利亚、非洲等地,中国南方各地都已引种栽培。木材极香,可制细木工和雕刻工艺品,如檀香扇。茎和根可入药,是芳香、健胃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