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联可是过春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呀!
书中还讲到了很多民间笑话,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《改春联》,讲的是:一位地主,胸无点墨还假装斯文。
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,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。
贴春联2002/2/7晴今天吃完早餐后,奶奶对我说:彬彬趁今天有空,我们一起贴春联好不好?
在我心中,最深的那道痕迹便是那副春联。
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贴春联。
一回头,我看到沙发上的春联,我兴奋地喊道:贴春联了、贴春联了!
我和爸爸分工合作,一个人刷门,一个人贴,十分默契协调,不一会儿,所有的门都被贴上了红红火火的春联,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。
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、看春节联欢晚会、走亲访友…
爸爸说:儿子,你知道春联怎么贴吗?
春联,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,却蕴藏着不少的讲究呢!
说起春联,诗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联。
一幅幅,一对对,春联在春节只是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新年快乐之春联混搭贴春联是春节的一大习俗,这喜气洋洋的事却被我贴的快乐非凡,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下午,妈妈和爸爸买回了春联,很庄重地取来剪刀、双面胶等物品。
爷爷、奶奶准备年夜饭,爸爸、妈妈和我贴春联。
一想到马上就要开始进行贴春联、吃团圆饭、拜年等一系列繁琐而又幸福的活动时,内心也被这股气流塞得满满的,轻盈地鼓起…
我因为毛笔字练得卓有成效,妈妈就把写春联的任务交给了我。
每到春节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贴春联、粘挂钱,离家在外的人们不远千里或万里乘火车、坐飞机,风尘仆仆往家赶,为的就是这一天。
贴春联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。
中午很快来到,我们吃了饭就,和爸爸拿着春联和糨糊去贴春联.
爆竹一声除旧,桃符万户更新,随着一串串爆竹在空中炸响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。
家里的大柜子上面堆放着大红的春联,这是不让小孩子去碰的。
家家户户的大门也穿上了红彤彤新衣服——春联。
除夕这天,我们几个拿着小铲子铲掉旧春联。
爸爸说:新年快到了,你到附近卖春联的地方选春联吧。
在这鞭炮齐鸣的日子里,我喜欢的,却是贴春联。
春晚开始了,随着第一个节目——金猴闹新春的开始,各个主持人就送上了春联。
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辞旧迎新日,大门就会穿上红通通红彤彤的衣服——春联。
一天上午,妻子说:还没买春联呢。
但是我个子小,拿着春联够不着大门的顶端,爸爸这时赶过来,接过春联,要我去准备好剪刀和粘胶,协助他贴春联。
哦,原来今天是三十,要贴春联。
吃过饺子,我和爸爸一起贴了春联。
可刚放寒假,我就接受了一项对于我来说苦不堪言的任务:收集春联。
书法很好的爷爷一到这个时候就忙开了,写了不少春联,并不时有人送来一沓沓的红纸,要爷爷写春联或婚联。
但是,就在这个时候,爸爸对我说:今天是春节,咱俩贴春联去!
等等,每天要做的事可多了,但我最喜欢做的除了放烟火外,还有贴春联。
寥寥数语,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—不同的行业,春联中有不同的愿望;
贴春联时,人正对着门,右手边贴上联,左手边贴下联。
我用手掌托住脑袋,胳膊抵在桌子上,盯着眼前的那一对红艳艳的春联,有些郁闷地问。